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录

悲天悯人造句及意思(诉苦乞怜≠悲天悯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1 15:03:41    

讲到悲天悯人,大家很容易想到诗圣——杜甫。杜甫一生清贫,中年又遭安史之乱,后半生经常处于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状态。但他虽然落魄至此,仍然心系天下贫苦百姓。

在成都他居住在一处刮风漏风、下雨漏雨的破草房子里,一次草房子被大风吹破,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诗中有这么两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如果能建很多大房子,让天下贫寒的百姓都住上有多开心。即便自己生活潦倒,他还是希望大家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的传世之作“三吏”“三别”,更是是深刻反应了当时社会现状,他深深的同情底层百姓生活。所以大家认为他是悲天悯人的。

悲天悯人,是怜悯的别人,而不是诉诸自己的苦难

现在网上有些人把自己童年穷困的经历一再渲染,少年艰难的求学经历一再夸大,中年辛苦的工作的经历一味的吐槽,把自己搞得像“苦菜花”“小白菜”一样,把自己的艰难经历都刻画成委屈,在直播间大倒苦水,博人同情。如果一次、两次可能就是自身的痛苦经历,但是类似的经历,有的人讲出来是一个个遥远而幽默的小故事,他讲出来却是一个个让人痛哭流涕、刻骨铭心的伤心往事。这种故事在直播间不断的夸大,不断的渲染,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的经历的最痛苦,他受的伤害最大,惹得众人生出廉价的同情心。这不仅让我想到了“西单磕头王”,西单磕头王是磕头把人磕心碎,他是诉苦把人讲心碎。

这种渲染自己的苦,博别人的同情的表达不是悲天悯人,而是诉苦乞怜。

杜甫悲天悯人是同情悲愤的他人,而诉苦乞怜是诉说自己的苦难乞求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出发点完全不同,一个出发点是希望让别人少受苦,少遭罪,一个是希望自己被别人同情怜惜少遭罪。所以杜甫是悲天悯人的,是伟大的!而诉苦乞怜只能是个中性词。

一个人对于身边同事朋友因自己表达混错乱而导致粉丝网暴时,没有挺身而出的去引导去解释,也没有正义执言的指出粉丝们的错误。说他对外感知度低,但每每有利于自己宣传的言论时,总能在相关留言和群对话中及时回复,很让人不解。

对于身边的人被网暴,一个人应该是有知觉的。对于身边的人因自己被网暴丝毫感不到愧疚和自责,甚至暗地里沾沾自喜和网暴者沆瀣一气,弹冠相庆。这种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做法怎么能和悲天悯人这个神圣的词联系在一起呢?


北岛说过:“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大白于天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