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录

《道德经》名句赏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5 09:20:49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注释:上善若水: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上:最。上善:即最善,喻指道家的“圣人”,老子崇尚水之德,此处以水的德行喻指“圣人”的德行。

赏析:老子阐明了水的两大德性:“利万物”、“不争”,强调“水”中所包含的“德性”,对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注释:毫末:细小的萌芽。累土:堆土。

赏析: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3、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注释:大方无隅:隅,角落、墙角,最方整的东西却没有角。

赏析:此句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不可形容。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真正的聪明的。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注释:强:刚强、果决,此处意指强者。

赏析:此句体现了老子对个人修养的极高要求,强调“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私念,才能做到真正的强大。

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做事情如果从始至终都小心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注释:慎终如始:指在最后阶段,也要像开始时一样谨慎。

赏析:此句劝诫人们做事应谨慎小心,在工作、生活中保持持之以恒、谨慎而始终如一的态度,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译文: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注释:天地不仁:天地没有意志,也没有仁爱之心,它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不具备人类的感情。刍狗:用刍草扎成的狗,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古代用于祭祀中,当用之时,备受重视,祭祀完毕,随即丢弃。圣人不仁:圣人效法天地,纯任自然,无所偏爱,不干涉百姓的行为,任其自我生灭。

赏析:此句充分体现了老子的天道观思想,揭示出了“天道”运行和天地万物的自然性、客观性。

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注释:寡信:少信用,少诚信。

赏析:此句用短小精悍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强调了遵守承诺和信用的重要性,使人们明白做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自我表现,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骄傲,反而能长久。

注释:见:通“现”,自我表现。彰:彰明。

赏析:此句体现出老子朴素的辩证思维,老子认为,名利、地位这些东西,应该抱无为的态度,太过自满常常是取祸之道,一个人正是因为不争,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

译文: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注释:多言数穷:多言,政令繁多。数:通“速”,指政令越是繁多,失败得越快。穷:困穷,困难到走投无路。守中:即守冲,持守虚静的意思。

赏析:此句说明了无所偏倚的守中道理,要求人们在处事为人上无所偏倚、平常中庸、说话中性、不走极端。

10、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译文:真正的善者是不擅长或者不喜欢辩论的;而喜欢、擅长争辩的人不是真正的善者。

注释:辩: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

赏析:此句强调了心灵的平和与内在的安宁,一个处在善良境界的人无需通过争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与正确性,而那些喜欢争辩的人则可能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注释:难事:困难的事情。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实际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面对复杂、困难和重大的问题时,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从容易、细微的角度入手,逐步推进。

12、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译文:(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注释:廉:堂屋的侧边: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刿:刺伤。

赏析:此句强调了一种谦逊而不失坚定的品德态度,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衡和自制,在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最刚直的东西好似弯曲的,最灵巧的却仿佛最笨拙,最雄辩的人好似不善言辞。

注释:屈:曲。讷:笨嘴拙舌。

赏析:此句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讲述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高尚的人格,不是外形上的表露,而是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

1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译文: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注释:歙:收敛。

赏析:此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合”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

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译文: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注释:法:仿效,效法。

赏析:此句用递推的方法向人们阐释了何为“道法自然”的原则,天、地、人才能按照各自的自然规律运行,相安无事。

1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注释:知:古同“智”,智慧。

赏析:此句强调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真正的智者不会自夸或大肆宣扬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启示我们始终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探索和进步。

1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注释:持而盈之:手捧盈满,引申为自满自骄的意思。不如其已:不如适可而止。已:止。揣而锐之:把铁器捶打得非常锐利。揣:捶打之意。长保:长时间保持。

赏析:指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1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让人眼光迷乱;喧嚣嘈杂的管弦之声,使人听觉失灵;滋味不一的各类美食,使人口不辨味;纵情骑马射猎,让人神志狂乱;奇珍异宝,让人做出失德之行。

注释:五色:青、赤、黄、白、黑,这里指种类繁多的色彩。目盲:比喻眼光迷乱。五音: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种类繁多的音乐声。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指种类繁多的美味。口爽:罹患口疾,味觉失灵。驰骋:车马疾行,比喻纵情放荡。畋猎:打猎。行妨:妨害操行。

赏析:老子提出了困扰人类的五大因素: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及难得之货,说明过多的欲望不仅不能让我们真正地得到享受,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真正的享受是有理性的节制,劝勉人要节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

1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注释:一:道,意指道是绝对无偶的。二:指阴阳二气,“道”所包含的两个对立的方面。三:由阴阳二气交感激荡所产生的第三种事物,进而生成万物。

赏析:老子认为“道”就是宇宙生成的理论,“道”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同时指出了“道”创造万物的过程,体现了他“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即万物自生自长不受控制。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译文: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并珍惜。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注释:持:持有。保:保有,保持。

赏析:老子所说的“三宝”对应人的“三德”,慈是父母爱子女的感情,拥有了“慈”,就拥有了包容万物广大的美德,“俭”是节制自己的欲望,从内心的虚静到外在的俭德要求一致,“不敢为天下先”要求为政者体会大道无为的精神,不露锋芒、不争不夺、谦和卑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