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19日电 (魏薇)“目前,德事在北京的办公空间平均入驻率高达90%。”德事商务中心(下称德事)大中华区集团董事总经理丁杰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近日,德事在北京朝阳区的国贸大厦揭幕其最新的一个办公中心,这也是德事在北京市场开设的第十四个办公空间。
作为一家共享办公公司,德事在中国有怎样的布局?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办公空间的需求上有哪些变化?近日,中新经纬对话丁杰,了解这家共享办公公司最新的业务布局。
“做共享办公行业的‘五星级’”
公开资料显示,德事(The Executive Centre)于1994年在香港成立,目前在全球16个市场的36个城市运营着220多个中心。2021年,美国私募投资机构KKR和新加坡投资公司TIGA以未公开金额收购德事,成为其控股股东。
2001年,德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并于上海中信泰富广场设立首座办公中心。目前,德事在中国内地14个核心城市设置了80余个办公中心。
丁杰称,德事在各个国家和城市的选址有自己的考量,基本上选择核心地段、地标建筑、甲级或超甲级写字楼作为德事的主体项目。“我们在行业里的定位是要做共享办公中的‘五星级’。”
从德事在中国市场的客户群里来看,丁杰表示,约八成的客户是外资企业,两成客户是中资企业。从行业来看,德事的客户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行业、金融服务与银行、顾问咨询,这三个行业的客户占比达到75%。她还观察到,近两年来,生物医药行业、新能源行业的客户逐渐增加。
“很多外企来中国注册公司的第一站就是德事。”丁杰介绍,“德事最小的私人办公空间是一人间,这一人间可以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进入北京、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因为是拿来注册用的。他需要先将实体建立起来才能进行招聘,之后再逐渐扩大规模。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客户可能会搬到写字楼里去。”
从德事的运营模式来看,丁杰表示,德事为客户提供灵活办公空间,包括私人办公室、共享办公室、会议及活动空间、IT与商务服务等。“为了帮助业主节约成本,德事还会提供一些商务服务,比如为外企提供秘书,秘书服务可以按照小时支付费用。我们有一个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帮助外企做好规划。”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德事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丁杰称,德事集团的收入已连续30年保持增长,2024年公司收入达到3.49亿美元(约合25.16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7%。
“年轻一代想要更多互动空间”
丁杰观察到,近两年,中国市场使用共享办公室的客户越来越年轻了。
“年轻一代想要更多互动空间,现在的公司文化也是如此。”丁杰称,早年间大家进来就是进自己的办公室,现在则需要更多社交,希望和周围的邻居、客户互动,以及同事之间互动,就需要有更多的互动空间。
为了迎合这种变化,丁杰称,除了舒适的办公环境,德事会为客户提供共享空间、咖啡等饮品,可以供客户会谈、同事聊天、朋友见面。
丁杰还提到,由于在办公空间的时间较长,年轻人更希望有一个非常舒适的办公环境,他们会关注是否有升降桌、装修材料是否环保、室内空气质量是否检测过关等细节。
另外,丁杰介绍,德事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了微信小程序和App,客户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会议室和其他服务。
丁杰透露,今年德事在大中华区将开设三个新的办公中心,包括刚在北京开设的新中心,以及天津、香港两个办公中心,“这是德事完全自己投资运营的,也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助力中国企业成功出海
丁杰表示,德事自2005年入驻北京市场以来,不仅成为政府与外企企业间的沟通桥梁,更通过实际行动助力区域经济开放合作。
“近几年,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出海正成为一个潮流。最早是去香港,后来去东南亚的变多,现在中东成为新的热土。”丁杰说,近期德事助力中国企业出海的热点区域主要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阿布扎比和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等地。
丁杰谈到,德事深耕中国市场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且了解中国企业所需,德事将做好区域联动,利用公司全球资源全面支持企业出海。“这是我们公司目前扩张的重点,我们希望能够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平台,帮助这些企业在海外成功落地。”
丁杰介绍,当企业刚进入当地市场时,德事可以帮助其进行市场调研与战略规划,联合当地专业机构,提供包含政策法规、行业趋势、竞争环境的深度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制定符合国情的商业策略。在企业落户时,可以依托本地政府资源网络,协助企业完成公司注册、牌照申请及税务规划,确保合规运营。
她以迪拜举例道,进入迪拜是比较复杂的,德事当地的团队非常了解迪拜的政策,同时也与当地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关注册咨询、财务招聘、人力外包等服务,让企业能够比较顺利地落地。另外,有的企业刚开始预算可能并不高,会租小一点的办公室,在半年后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更多的办公空间,德事允许客户在租期内在有空位的前提下随时增加工位。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