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聚焦大同:两项省政府涉残民生实事项目正式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0:08:00    

4月14日,记者从大同市残联获悉,大同市启动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两项省政府涉残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山西省政府连续9年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纳入民生实事。今年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为符合条件的0—15岁(不满16周岁)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进一步满足残疾儿童康复需要。今年全省抢救性康复救助残疾儿童目标数8000人,大同市救助任务数为634人。救助对象需同时具有山西省户籍或居住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定点医院诊断建议书(0-6岁);经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有康复训练需求、具有康复潜力、身体状况稳定;残疾儿童监护人有正确认识和康复意愿,能够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做好康复救助工作。救助类型分为8类,涵盖了0—15岁(不满16周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肢体矫治手术、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支持性服务等方面的康复救助,救助标准从200元/人/年到15000元/人/年不等。肢体矫治手术救助标准为12000元/人,其中10000元用于矫治手术救助,2000元用于术后不少于1个月的康复训练救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救助标准为不超过16000元/例,对筛查、手术、术后调机等服务给予补贴。

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是省政府涉残另一项民生实事,旨在解决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的辅助器具需求,为持证残疾人提供安全、便捷、个性化的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服务。全省今年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目标数为4万人,大同市的任务目标为3415人。补贴对象为16岁以上(含16周岁),具有大同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在“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有辅助器具适配需求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采取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形式。 实物补贴,为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实物。货币补贴,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在定点服务机构适配辅助器具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依据《补贴办法》中《山西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目录》执行,实际价格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价格给予补贴;高于补贴标准的,按标准给予补贴。(记者锦秀)

来源:大同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