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开展,200余件(套)珍贵展品亮相。现场形式多样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为观展增添不少乐趣。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7月26日,“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开展,展览首日便“人气爆棚”。200余件(套)珍贵展品、多件国宝级文物首次展出、不开放洞窟数字化复原……一场敦煌文化艺术盛宴,为粤港澳大湾区观众带来跨越千年的艺术震撼。
本次展览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文物数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将持续开放至2025年11月23日。
●南方日报记者 刘越亚 刘倩希
多件国宝级展品首次亮相大湾区
据悉,本次展览展品共205件(套),包括数字复原洞窟6个、临摹彩塑4件、壁画临摹品60余幅、珍稀文物真迹80余件(套)。展览通过“丝路明珠”“佛国圣境”“人间万象”“石室宝藏”“考古探秘”“众心一念”六个部分,结合实物与多媒体展示,全方位、深层次呈现敦煌文化内涵。
“展览以‘大成敦煌’为主题,将这份凝聚了千年智慧与八十年守护心血的文明成果带到深圳,意义非凡。”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说。其中,莫高窟北区众多文物及其他展品为国内外大型博物馆首展,多件国宝级展品和藏经洞数字化成果首次亮相粤港澳大湾区。
展品的稀缺性令人瞩目。6个复原洞窟皆为特级保护洞窟,其中第3窟和第285窟属于不开放洞窟,莫高窟年代最早的第275窟是首次实现数字化整窟输出。
展览还将展出常书鸿、段文杰等老一辈艺术家的60余幅珍贵临摹作品,文物真迹80余件(套)。这些展品,将为观众提供难得一见的观展体验。
“我在敦煌莫高窟从事讲解工作18年了。但这次展览有些展品我还是第一次见,真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敦煌研究院一名讲解员告诉记者。
“恰逢暑假,我们特意提前买票带孩子来看展。”计划于8月份带女儿去敦煌旅游的深圳市民陈先生表示,这次专门和家人先来“预习”敦煌文化。
数字技术赋能观众“身临”莫高窟
连日来,展览布展工作在南山博物馆紧锣密鼓进行。为迎接158窟涅槃佛像、275窟交脚弥勒菩萨等大型展品进场,该博物馆首次拆除展馆大门布展;文物押运专车跨越千里,将珍贵文物安全护送抵深。
“为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观展氛围,展览空间的规划、色彩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敦煌的文化艺术氛围,专门做了灯光设计。”南山博物馆设计展览部主任黄海滨介绍。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富文物,沉浸式互动体验也为观展增添了无穷乐趣。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推出的莫高窟第285窟数字沉浸体验,借助利亚德公司支持提供的4K高清屏,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穿越”到精美绝伦的壁画世界,打破时空束缚。
本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和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共同举办。大展期间还将特邀多位敦煌学名家开展专家讲座,定期开展“遇见敦煌色彩”、壁画修复、泥坯画、活字印刷、敦煌剪纸等公共课程,开设系列敦煌文化艺术讲堂,推出周末亲子专场、服饰专场等活动,同时结合不同行业、不同节日开展多种主题活动,直观生动地呈现敦煌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