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厚植为民情怀 努力开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城市“更”新 生活向美——石家庄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宜居城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11:45:00    

石家庄市太平河片区建设让市民生活环境更美好。

民生温度,镌刻在城市发展的年轮里;幸福图景,铺展在百姓日常的烟火中。

昔日破旧的城中村变身宜居新家园,保障房托起新市民的“安居梦”;城市“主动脉”畅达四方,街巷“微循环”焕发活力;环城绿道串起生态美景,街角游园承载欢声笑语;特色街区彰显城市韵味,“一刻钟便民圈”便利群众生活……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变化,正是石家庄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在二环外做“乘法”,强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将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幸福生活的生动答卷!

石家庄以一项项饱含温度的民生工程,一笔笔描绘着“人民城市”的幸福底色,一个更加舒适、便利、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正在昂然崛起!

补齐城市短板 提升居住品质

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带动城区旧貌焕新颜,在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城中村、老旧小区、老旧管网等实施改造,补齐建设中的短板,使城市更加宜居。

在位于新华区的前太保城中村改造项目,16栋咖色与白色相间高品质住宅楼错落有致、高端大气,曾经破旧低矮的民房不见了。“这新家可太得劲儿了!装修漂亮,热水器、燃气灶都装好了,户型也正合心意,住得比原来舒服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回迁居民黄新香说。

与此同时,位于长安区的南村城中村改造工程,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目前,该项目82栋回迁楼已全部主体封顶,全面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

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高品质社区。2021年,确定了9个高品质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惠及居民3万余人;2024年,17个城中村列入国家城中村改造支持计划,623栋安置房全部开工建设,将于明年6月全部交付。

一项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城市面貌明显改善,万千家庭正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

针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建设公租房79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52346套,并通过不断强化管理、完善机制,使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为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破损、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等突出问题,坚持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石家庄下大力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自2021年以来,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208个,惠及居民90万人。今年谋划的13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预计10月底前将全部完工;

为进一步提升居住品质,保障居民用气、用水安全质量,今年对城区74栋楼共计13公里庭院管道,以及28公里市政及庭院供水老旧管网进行改造;

…………

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聂文广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城市更新行动,以钉钉子精神把民生工程做细做实,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精彩现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交通路网 畅通城市“脉络”

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了“主动脉”、畅通了“微循环”。石家庄全力构建高效便捷、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路网,不断刷新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指数”。

“我家住在南二环南侧,经常带孩子去北边的中央绿色体育公园玩,这段道路打通以后,出门方便多了,家门口的环境也变好了!”“如今走到这儿,再也不用绕行金利街、汇通路了,而且上下南二环高架也非常顺畅!”……南二环胜利南大街至仓兴街段辅路通车,广大市民纷纷拍手称赞。

这一路段的通车,彻底解决了南二环建成20多年来辅路存在“断头”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了交通路网体系,有效缓解了石家庄火车站周边交通压力,对加速推动高铁片区等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持续加快城区规划路建设,2021年以来共打通城区规划路169条,基本形成了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微循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城区规划路建设任务。

一条条宽阔的主干道,一道道畅通的规划路,好似城市中的“脉络”,为石家庄交通注入了强大活力——

仓丰路、仓盛路、嘉华路、胜利大街、平安大街南延、平安大街铁路地道填平6条市政道路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市区南部区域路网;

复兴大街和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全线通车,有效畅通了城市的南北和东西向交通,消除了城市“割裂”,方便了市民出行,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衡昔高速公路石衡高速至青银高速段、平赞高速至嶂石岩收费站段已建成通车,完善了省内高速公路网结构,提升了京津冀区域对外辐射带动作用;

地铁初步形成了超过80公里、贯穿东南西北的轨道交通网络骨架,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未来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140公里;

…………

石家庄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军伟表示,将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配强施工力量,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力量。

串联绿地游园 织密生态空间

如今的石家庄,“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

周末清晨,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滹沱河上,26岁的骑行爱好者刘悦,身着专业骑行服,熟练地跨上山地车,开启了她在环城绿道的骑行之旅。“自从有了环城绿道,每个周末我都要来骑车。路面平坦宽阔,沿途风景如画,骑行的每一秒都充满享受。”刘悦笑着说。

这条全长101公里的环城绿道,如一条绿色丝带环绕全城,将太平河、滹沱河、环城水系三大水系以及76座公园串联起来,沿绿道悠然骑行,可以欣赏大开大合的山水景观,还可以看到生机勃勃的城市风光。

环城绿道勾勒起城市生态轮廓,遍布街头巷尾的口袋公园正以“小而美”的姿态,织密市民身边的绿色网络。

不久前,胜利大街与南位路交叉口东北角的林语园正式开放,这座以成语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游园吸引众多市民前往。

步入园中,成语元素以多元形式贯穿全园,或镌刻于景石,或书写于竹简,或融入廊架雕塑。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漫步其中,一边欣赏园景,一边品读成语,园内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市园林局着力打造让市民满意的公园绿地。近五年,全市新建公园、游园388座,新增城市绿地2142公顷,城市绿量显著增加。同时,953处草坪和856处林下空间实现开放共享,让市民能够真正走进绿地、享受自然。”市园林局总园艺师王璟表示。

今年,石家庄把口袋公园建设列入10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已建成开放52座,还有14座正在施工建设。在城市外围,百公里环城绿道蜿蜒舒展,串联起沿线公园绿地,供市民无障碍步行、骑行。

与此同时,还修复了太平河、滹沱河沿线景观断带,城市亲水亲绿空间不断丰富,为市民游客带来“步步皆景、处处见绿”的生态新体验。

环城绿道与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更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向着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方向大步迈进。

“圈”定日常幸福 “燃”动城市活力

从指尖轻点满足日常所需,到举步可达尽享城市繁华,石家庄正将“家门口的幸福”写进市民生活的方寸之间。

漫步在裕华区裕强街道新天地社区,一张色彩鲜明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导向图引人注目。早餐店、果蔬店、洗衣店、快递驿站……10多种便民业态分布一目了然。

居民周亦辰大妈熟练地扫码进入电子地图,“想去哪家店,怎么走,甚至电话预约、配送到家,手指一点全搞定!”她笑着说,“真是方便得很!”

石家庄作为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和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近年来因地制宜建设了一大批服务业态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的便民生活圈,购物、休闲、健身、问诊等需求均可在家门口实现“一站式满足”。

如今,全市18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连圈成面,如“毛细血管”般畅通了城市经济“微循环”,为居民带来更便利更有品质的城市生活。

当“一刻钟”圈定日常幸福,特色商业街区正点燃城市活力。

华灯初上,夜幕低垂,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夜晚的欣喜期待。湾里庙步行街的戏曲盛宴,火车头步行街的街头钢琴表演、古栾水镇的奇趣魔法……全市30多条特色商业街区不断翻新消费场景,以特色的景观小品、新颖的业态项目、沉浸式的消费体验,打造更多休闲好去处。

这些街区建设探索的经验,在全省、全国形成了示范效应。湾里庙步行街分别被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称号,火车头步行街、勒泰庄里街与其一并入列省级示范商业街。

古栾水镇商业街、南关古镇商业街、滹沱码头步行街等荣获省级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此外还有5条市级示范街区,全市已形成每个县(市、区)至少拥有1条商业街区的发展格局。

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科科长马永宁表示,下一步还将大力引导特色商业街区持续提升软硬件环境,丰富品牌业态,完善运营管理,带动街区与周边业态融合发展,将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消费聚集地,让幸福可感,让活力涌流。

家园焕新、路网通达、绿意满城、市井繁华——石家庄以民生之笔,倾力擘画美好新图景。站在民生福祉持续攀升的新起点,这座向着美好未来加速奔跑的城市,正以不懈的奋斗,续写暖意融融、生机勃发的时代新篇!

记者 宋钧 焦莉莉 王宠/文 张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