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青字号”明星产品从西宁走向世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3:33:00    
化验人员检测产品。西海新闻记者 祁晓军 摄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近日,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高原生物资源的精深加工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枸杞的多样化变身,到牦牛藏羊的独特风味展现,再到液态奶的创新研发,我省企业正将青藏高原的自然馈赠转化为高原明星产品。

4月16日,记者前往生物园区,只见各企业的生产线上火力全开。在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儿宁颗粒生产车间,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对药材进行提取、浓缩、制粒、总混。这里生产的安儿宁颗粒是青海省目前规模最大的藏药单产品,成为青海省单品年销售过亿元的藏药重点大品种。不同于传统藏医药相对滞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车间内是一条条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处处可见先进和高效。

“一季度投入生产量102.34吨,合计384.2万盒。”企业负责人说,开年以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高原生物资源的独特性是生物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中藏药,沙棘原浆、牦牛肉干、高原菊粉、青稞核桃酥……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产品也是出自园区内的西北骄、一片绿、百岁、小西牛、天露乳业等知名企业之手,它们不仅丰富了本地市场,更走向全国,成为许多人味蕾上的享受。

近年来,生物园区在“特”“专”“精”上深耕细作,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园区将青藏高原的动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青字号”特产走出青海,走向世界。

目前,生物园区已拥有中藏药及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122家,形成了年产中藏药5000吨、虫草菌粉250吨的生产能力,以及年处理沙棘5万吨、枸杞8万吨、青稞3万吨、鲜奶20万吨的加工能力。这些企业共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

生物园区高原特色生物产品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扶持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园区管委会立足园区所有、园区所优,全力打造“流程便利、办事更易、效率更高、服务更优、获得感更强”的营商环境“升级版”,从“资源、服务、企业、市场、政策”五端发力,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聚焦技术赋能和政策引领,优化创新环境和要素环境,深化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推动“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并深入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此外,管委会聚焦企业的实际需求,全力破解企业不动产登记难题,灵活盘活闲置资产,积极开展助企帮销活动。

“生物园区将继续围绕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在政策环境打造、社会环境营造、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久久为功,鼓励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更多‘青字号’特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生物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西海都市报》(2025年04月17日 第A2版:要闻)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