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曾经的智能驾驶明星光环褪去,纵目科技已申请破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2:05:00    

在智能驾驶一片繁荣的当下,曾经的智能驾驶明星企业走向破产。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审查申请,标志着这家曾估值超90亿元的智能驾驶领域明星企业正式进入司法重整程序。

曾经的自动驾驶明星企业

据悉,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为唐锐,注册资本约9632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电子软件的设计、制作、销售自产产品,汽车电子硬件的研发、生产、销售自产产品,汽车电子软件及硬件的进出口、批发、佣金代理等。

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曾以环视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切入市场迅速崛起,客户覆盖长安、吉利、赛力斯等头部车企。2015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完成A轮至E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小米集团、君联成业等知名资本,估值一度突破90亿元。

到了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在6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

从2015年开始,公司10轮融资累计超22亿元,E轮融资单笔破10亿元,估值峰值达90亿元,吸引小米、红杉中国、君联资本、同创伟业等一众顶级机构加持。然而,新三板摘牌、科创板撤回、冲击港股折戟三次IPO尝试的失败,彻底暴露了资本的信心溃退。

纵目科技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2023年公司净亏损累计近16亿元,经营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2024年初现金储备仅剩1.99亿元,而短期借款高达4.62亿元。上市失败不仅耗尽了上市筹备资金,更让资本市场的退出通道关闭,导致后续融资遇阻。

纵目科技的核心业务——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技术,长期面临“高投入、低毛利”的困境。尽管其APA泊车2022年市场占有率曾达5.6%,但技术迭代成本极高:2023年研发费用占营收73.9%,销售成本占比96.5%,毛利率始终未能转正。

真正导致纵目科技难以“翻身”的是,各大车企自研趋势加剧了第三方供应商的生存压力。当长安汽车转向自研后,纵目科技失去核心订单;华为接管问界品牌的泊车方案后,也直接切断了其最大收入来源。

2024年起,智能驾驶行业进入“去泡沫化”阶段。资本从“赌赛道”转向“看盈利”,而纵目科技依赖车企订单、缺乏终端产品的商业模式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在未来方向上,与此同时,头部企业如华为、Momenta通过全栈自研和生态整合形成压倒性优势,2024年Momenta市占率达60.1%,华为占29.8%。纵目科技的边缘化,本质上是资本市场对“中间件供应商”模式的抛弃。

陷入困境近半年

今年春节期间,纵目科技问题集中爆发:员工欠薪、社保断缴、高管离职,甚至传出创始人兼 CEO 唐锐“跑路失联”。对此,唐锐今年 2 月澄清,他并未失联,而是在和联席 CEO 商议之后在春节之前离开国内,并且暂未回国。

一位纵目科技的内部员工透露,“老板唐锐现在已经不在公司,公司暂停运营。春节假期前,纵目科技的人事总监、法务总监、财务总监等6名高管在给自己办理完离职手续后便离开公司,并带走了公司U盾。”当时,纵目科技软件开发部员工表示,公司部分高管是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离职的,1月26日晚,在纵目科技开始全员春节放假的当天,部分公司高管还分走了用以“保供”公司项目的大额款项。

彼时,唐锐澄清,他并未失联,而是在和联席CEO商议之后在春节之前离开国内,并且暂未回国。

针对高管分走了用以“保供”公司项目的大额款项的问题,当时的唐锐表示,在这里可以澄清的是:1、具体的发放,包括决定做出,具体涉及人名清单以及金额,我是事后得知。2、该决策的做出,在那个时间点,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决策高度和决策质量不够(至少我这么认为并且批评这一决策)。3、该决策的流程中有较多不合规性。4、让员工比较愤怒的是,该名单上的员工理论上是领取该款项后积极尽职,但是从事后来看,完全没有。

其实,早在2024年11月,纵目科技科技就已陷入经济危机。据悉,纵目科技的工资发放日是每月10日。但在2024年11月10日,该公司召开临时全员会议,宣布发薪日延至当月25日。而后在当月25日,纵目科技再开全员大会。

在2024年11月25日,纵目科技员工工资也有所调整。凡月薪在1万元以下的员工全额发放,税后月薪在1万元以上的员工按税后1万元进行发放,剩余部分在融资到位后当月补发。社保和公积金会正常全额缴纳。

此外,2023年的绩效奖金因公司经营绩效目标未达标且纵目科技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而予以取消,2024年的13薪暂缓发放。但在当时,仍有接近纵目科技的知情人士对相关媒体进行“辟谣”:“不是停发工资。目前每人是发了一定薪资的,只是不涉及奖金部分。”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工作规范指引(2021)》,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受理破产审查后,将推进预重整机制,通过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的衔接,探索破产拯救路径。如果预重整成功,纵目科技有望通过债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获得新生;失败,则可能面临清算结局。

(潇湘晨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