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成为像贝多芬那样的作曲家!这个17岁少年有个了不起的梦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3:37:00    

【来源:杭州网】

擅长多种乐器,包括架子鼓、钢琴、吉他、非洲鼓和竖笛等,其中钢琴已达到八级水平……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孤独症少年拥有的音乐技能,而他也用音乐在治愈自己,散发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17岁少年——正在钱塘区启智学校就读的李俊憬。

音乐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他的听觉异常灵敏,听到音乐,他的眼睛会发亮,手指会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敲打,身体也会跟着节奏摆动。”谈起儿子李俊憬的音乐天赋,俊憬妈妈的话语中带着欣慰。17岁的李俊憬是一名孤独症少年,却拥有架子鼓、钢琴、吉他、非洲鼓和竖笛等多种乐器技能。

李俊憬的音乐启蒙始于幼年。5岁确诊孤独症后,他因自控力差、注意力分散而难以适应常规训练。俊憬妈妈曾尝试用架子鼓激发他的兴趣,但强烈节奏反而加剧了他的情绪波动。7岁时,钢琴成为新的突破口,然而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因他的注意力差、理解力不足被迫中断。“那时他连琴键位置都记不住,更别说看谱了。”俊憬妈妈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2019年‌。进入钱塘区月雅河小学融合教育班后,李俊憬在特教音乐老师的引导下重拾钢琴。通过可视化教学(用彩色贴纸标注琴键)、节奏游戏化练习等方式,他逐渐掌握了基础指法。12岁那年,他已能独立跟随普通钢琴老师学习,每天坚持练习,如今已经通过钢琴八级考试,更是在校内外演出中屡获掌声。“音乐让他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俊憬妈妈感慨道,音乐让俊憬变得自信,对他的情绪调节和融入集体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如今,李俊憬不仅是校园文艺汇演的常客,还与公益乐队“心星鼓”一起演出。

融合教育让他逐渐走向自立‌

“他的梦想是考上音乐学院,成为像贝多芬一样的作曲家。”俊憬妈妈说,支撑这份底气的,是杭州的融合教育体系。

2019年,李俊憬成为月雅河小学融合教育班首批学生。在那里,他接受了生活适应、康复训练、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劳动技能、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课程的学习,还与月雅河小学的小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融合教育。

2023年9月,启智学校新校园建成投入使用,李俊憬也跟着融合教育班的同学一起来到这里开始了新生活。“我们是一所15年制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集康复、教育、就业于一体。在这里,李俊憬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力。”启智学校校务处主任方倩介绍,“他的动手能力尤其出色,上了职高后,在社会实践课程中,比如洗车、制伞、烘焙等,都表现得游刃有余。”

“学校会利用每天50分钟大课间的时间,融入感统、认知、注意力等方面的训练,将体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方倩说,“李俊憬的运动能力非常强,他曾经在学校举办的特奥运动会上拿过50米、200米跑的金牌和垒球项目的铜牌。”俊憬妈妈还说,目前李俊憬还尝试着学习游泳、打球、武术等项目,“我们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毕竟运动也是缓解情绪问题的一种方法。生活中,我们还会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平时也会陪他画画、弹琴、做手工等。”

家庭与学校的“双重托举”,让李俊憬逐渐走向自立。“孩子的变化给了我莫大安慰,我为他感到骄傲。”俊憬妈妈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