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认识一位护士长,邢少云。从20岁至今,她都在令人望而生畏的“麻风村”中工作,人生中最宝贵的30年,她的工作时间都在跟麻风病患者在一起。
三十年来,她从初入麻风病院的小护士,变成了病区的护士长,目前56名在院的阿公阿婆,平均年龄也已经超过70岁。他们的麻风病虽然已经不再有传染性,但是岁月和疾病留在他们身上的印记,仍需要细致和耐心的照护。这些年,邢少云在护理患者生病躯体的同时,更是用陪伴抚平了社会歧视给这个群体造成的心理创伤,让这些曾经的麻风病患者老有所依。
这几排二层小楼,就是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的麻风病区,周围已经被新建的高楼大厦环绕,时光仿佛在这里凝滞。
这位阿婆十几岁的时候就感染麻风病,双脚截肢,双手的手指也几乎全部没有。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已存在了几千年。由于麻风杆菌的嗜神经性,患者会出现爪形手、足底溃疡,严重的,鼻骨、手指会逐渐消失。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变化,也让不少人谈麻风色变。
1995年,未满20岁的邢少云从海南省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这个全省规模最大的麻风病医院,当时这里就有256名麻风病患者。在早些年,因为害怕传染,很多感染麻风病的人被家庭放弃,选择在荒山野岭里自生自灭。甚至包括医护人员,对于这种疾病也都心存恐惧和防备。
亲戚朋友得知邢少云的工作环境以后,都劝她赶紧转岗。这些年,也有不少调离麻风病区岗位的机会摆在她面前。
这一待就是几十年。其间,邢少云在一次在全国麻风防治技术培训班上得知,麻风病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不再具有传染性。在回到海南后,她下定决心,没有穿隔离服,踏入那个最熟悉的病区。
就是邢少云的这一握,从此改变了海南省麻防工作的护理方式。
然而,即便是没有传染性,曾经感染过麻风病的患者,如果护理不到位,身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2012年,海南省摸底调查显示,一年就有22名麻风病患者足部溃疡严重到需要截肢,多数会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邢少云在综合多种疗法后,创新提出创疡再生医疗技术结合光子治疗方法,她护理的麻风病患者溃疡率从28%降至5%,截肢率也随之降低。她主动率队走访全省13个麻风院村,开展“麻风患者难愈合创面救助行动”,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专业型临床麻风护理骨干。到2024年,海南省绝大多数患者不再需要截肢治疗。
2024年,海南省新发麻风病患者人数为0。目前,生活在这里的56名康复者,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76岁。他们大多年少时孤身进院,就再未离开,身体畸残、行动不便、无儿无女。邢少云带领团队在解除病痛的同时,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让这些困在时光里的老人,过上了像普通人一样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艾玖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