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四年了!珍惜粮食、好好吃饭,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3:47:00
今天,是袁老离开我们的
第四年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送别袁老遗体那天
长沙下着小雨
雨中超10万市民
自发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
队伍看不到头
致哀的鲜花汇成海洋
此后的每一年,都会有不少市民
自发来到袁老墓前
献花悼念
1461天,思念从未停止
人们送别他、怀念他、铭记他
千言万语
道不尽
我们无边的思念
景象
深深刺痛
立志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
为了实现“让所有中国人不再饿肚子”
这个简单而又艰难的心愿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
他把大半辈子都交给了稻田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专注科学研究。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1997年又开启“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研究
历经数次失败
终创造出中国粮食连年攀升的奇迹
袁隆平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就是
“中国人要把饭碗
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
如今,中国靠着全球6%的淡水、7%的耕地
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
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
曾有记者问他,是否特别害怕
饥荒的场景再次出现?
袁隆平坚定地回答
“不可能了”
而这四个字
便是他为国家写下的最美情书
“我不在家
就在试验田
不在试验田
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尽管一生成就斐然,表彰无数
但他一直惦记的,还是那片稻田
2019年9月29日
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记者问他获奖之后的打算
他的回答仍是“下田”
“明天还要到田里去
晚上睡前我就在想
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
有没有病虫害?气候是不是干旱?”
在谈到自己招收弟子的要求时
他说培养研究生、博士生
第一个条件是要“下田”
“你怕下田,怕吃苦,我就不接收你
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
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
种不出水稻来”
临近90岁时
袁隆平仍每天去试验田“打卡”
一有功夫就亲自下田观察
他说“要加倍努力工作
我这位老人现在也要与时间赛跑”
甚至2021年3月
袁隆平仍在海南工作
每年十一二月
他都像候鸟一样南迁
在育种基地忙到春节前后
即使重病中,他最牵挂的还是稻田……
颗粒饱满的超级稻。
现下,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已经实现
杂交水稻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了试验试种和推广
成为许多非洲和东南亚国家
解决粮食问题的重大科技成果
一茬一茬的稻子还在生长
一代一代的后辈仍在追梦
袁隆平曾经像呵护稻子一样
爱护并寄予厚望的年轻人
已经成长起来
新一代的农学生们
正沿着袁隆平的脚步
继续追寻着“禾下乘凉梦”
“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您”
斯人远去
却留下一个
满溢稻花香的中国
粒粒米飘香,莫忘国士恩
今天,让我们一同缅怀袁老
致敬他不平凡的一生
珍惜粮食、好好吃饭、健康生活
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编
辑 | 张思逸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上游新闻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分类:
实时讯息
本文标签:
袁隆平
图片
水稻
试验田
稻田
我就
中国
粮食
浏览次数:
0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05-22 13:47:00
本文链接:
https://m.tnwz.net/news/qPEZ9M6yg1.html
上一篇 >
央视总台民族语言节目创办暨新中国民族广播事业诞生75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下一篇 >
东北林业大学举办首届教师板书设计大赛
相关文章
05-23
1
去岳阳,江湖不远
05-22
2
东北林业大学举办首届教师板书设计大赛
05-22
3
四年了!珍惜粮食、好好吃饭,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05-22
4
主题演讲嘉宾阵容揭晓| 2025世界旅游联盟·洞庭对话,5月25日相约岳阳!
05-22
5
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05-22
6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启幕
05-22
7
新闻1+1丨面对“打压”和“封锁” 中国芯片如何破局
05-21
8
多地地表温度超70℃!破同期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