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壕里堆满了尸体,血水混着泥浆。有的战士牺牲了仍倚着战壕壁站立不倒,手里紧攥着那面被子弹撕碎的军旗。有的战士被刺刀捅穿,与日军僵硬的尸体纠缠在一起,掰都掰不开……”这是98岁的抗战老兵杨林森在战场看到的场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在鼓楼区一处居所里,杨林森翻阅着一本老相册,向记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那些战火纷飞、行军跋涉、枪炮轰鸣的过往,如同时光长河中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家与国的永恒联结。
杨林森,1927年11月出生。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入党,历任战士、班长;1946年在胶东抗大学习,后任东海独立团排长、政工队长;1949年入长春第二航校机械系学习;1950年起历任空军机械师、空中工程师、机务主任;1958年转业航空工业部514厂,历任车间主任、副厂长、总工程师;1982年任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离休。
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参加过1954年国庆5周年天安门阅兵式;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抗日勋章、解放勋章及淮海、渡江、抗美援朝纪念章。
17岁那年
杨林森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身抗战
他的家乡靠近海边
经常受到日军的侵扰
百姓苦不堪言
面对国破家亡的危局
他怀着满腔热血
瞒着家人跑了30多里路
参加了山东省荣成县八路军独立营
“那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又饱受日军的压迫。听说共产党好,能为人民服务,我就去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自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硝烟裹挟着血腥味在战壕里翻滚,刺刀与军刀碰撞出刺耳的金铁之声。第一次上战场,杨林森心中虽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仇恨。在枪林弹雨中,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战场上,杨林森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有一次,我们连夜行军几天几夜,累得眼睛一闭就掉进沟里,跟部队脱节了。幸好被一个老百姓发现,用车子把我带过去,才重新找到了部队。”这样的惊险经历,在他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并不罕见,每一次都让他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信念。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们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许多战友英勇牺牲了。“那时候,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鬼子打出去,保卫我们的国家。”老兵的话语充满了对战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慨,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成为他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当被大家称为英雄时
杨林森摇了摇头说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和英雄们一起战斗过。”
在他心中
真正的英雄
是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友们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
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