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蛟河市公安局河北派出所民警与邮政储蓄银行河北支行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成功制止一名正在遭遇电信诈骗给陌生账户转账的群众,及时避免了该群众10余万元的财产损失。
4月2日上午,蛟河市公安局河北派出所接到辖区邮政储蓄银行河北支行工作人员报警,称一名女士在柜台执意向陌生账户转账,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接警后,民警火速赶往银行进行面对面劝阻。
赶到现场,发现当事人刘女士情绪激动,坚称转账是用于"投资理财"。经了解,刘女士此前接到自称"理财顾问"的陌生电话,对方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引导其转账。民警立即联合银行工作人员开展劝阻,并通过真实案例向其解析电信诈骗常见手段。经过近半小时耐心沟通,刘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陷入骗局,终止了转账操作,卡内10余万元积蓄得以保全。
"幸亏民警和银行同志及时拦住了我,不然这些钱肯定打水漂了!"事后刘女士心有余悸地表示。
诈骗手法揭秘:
⚠️ 这是典型的“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骗子往往通过以下步骤实施诈骗:
1️⃣ 精准筛选目标:针对有一定存款的中老年人
2️⃣ 伪造专业身份:冒充“理财顾问”“基金经理”等,伪造资质文件骗取信任。
3️⃣ 高收益诱惑:承诺“稳赚不赔”“短期高回报”,诱导受害人转账。
4️⃣ 制造紧迫感:以“限时优惠”“名额有限”等话术催促转账,阻断理性思考。
牢记“三不”原则!
1. 不轻信
涉及钱财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网友推荐的“内幕消息”“稳赚不赔”的网络投资理财项目。
2. 不下载
拒下不明APP,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信息、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3. 不转账
任何要求转账、提供验证码或密码的行为,需提高警惕!遇到无法辨别是否被诈骗的情形时,可拨打96110进行咨询。如不幸被骗,请立即报警!
来源:吉林普法
编辑:李志刚
吉 林 省 媒体求助维权热线 请联系 李 主 任: 130 1938 8122 (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 9819 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 2468 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 7867 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