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由中外多家科研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云南甘棠箐遗址发掘研究团队,最新通过综合性、多学科、跨平台的合作研究,取得一项世界级重大考古成果——发现该遗址出土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为30万年前的木器,也是目前东亚地区最早的木器。这项旧石器时代木器考古的重要发现和多学科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4日凌晨以《中国西
2025-04-01
胡旭晖(左)与徐敏讨论假肢手改进方案。深圳嘉立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图全球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实验电站。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供图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近年
2025-07-21
近日,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在本次任务中,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各有一项创新科研成果首次随天舟九号进入太空,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马学虎教授、温荣福教授团队,依托载人空间站工程科学与应用项目“
2025-04-0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金属材料的世界里,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规律,即:金属的强度、塑性、稳定性,这三者不可兼得,此消彼长。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结构设计思路,成功让金属材料在保持强度和塑性的同时,大幅提升稳定性。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4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中国科学院
2025-04-0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团队历时近两年,对高黎贡山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大型真菌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工作,该团队在研究9400多份标本基础上,发表了21个新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相关成果刊载在《真菌学》等期刊上。图1 分布于高黎贡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密瑚菌属物种。(a)褐白
2025-05-02
近日,第六届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隆重发布。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员俞志明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个人称号,也是海洋研究所第一位获得该称号的科研人员。俞志明在现场接受了表彰,并做了“三十余载铸利剑 降服赤潮保蓝疆”的演讲,分享了他的初心使命和科研之路。他“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和精益求精、追求卓
2025-0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被古生物学界视为“最神秘的早期脊椎动物”之一,古椎鱼属因其分类地位长期存在争议,一直以来备受古生物学家关注和持续跟踪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的最新消息说,该所卢静研究员领导的中澳团队在澳大利亚约4亿年前的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