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人员在网上办理区通过“DeepSeek+高新事”数字政务智能模型,办理相关业务。(全媒体记者石磊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盖煜 牟敏 王媛媛)“请问我要补办身份证,如何办理?”3月19日,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张玲芝对着“DeepSeek+高新事”数字政务智能模型说出需求,语音刚落,一份详尽的办事指南便清晰呈现。
“有了指南,不用排队咨询,省时又省心!”张玲芝感慨道。
这一场景,正是乌鲁木齐市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转型、为基层减负增效的缩影。
在传统政务服务中,窗口咨询量大、政策解答专业性强等问题常让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倍增。如今,高新区(新市区)引入的“DeepSeek+高新事”数字政务智能模型,凭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办事流程、材料要求等政务信息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指南,为群众提供24小时“指尖服务”。
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分局户籍窗口工作人员王琳坦言:“自从有了‘DeepSeek+高新事’数字政务智能模型,窗口咨询量减少了,我们能更专注处理复杂业务,服务也更精准了。”
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乔尚荣说,通过“线上智能助手+线下人工兜底”的双轨模式,群众既能享受便捷的“秒回”服务,又能获得有温度的专业支持,办事效率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这股“AI减负”之风也吹向了热线服务。同日,市民王玲拨打12345热线咨询“女职工延迟退休政策”,乌鲁木齐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话务员潘欢在DeepSeek推理对话框输入指令,系统即刻生成一段100多字、清晰简洁的解答,将原本需翻阅8页70余条政策条例及相关解读链接的流程,压缩至“秒级响应”。
“解答清楚又通俗,一听就懂,不像之前,有时候一些专业术语根本听不懂。现在有问题,我们都习惯打12345,特别方便。”王玲说。
今年2月,乌鲁木齐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依托原有智能化系统,引入了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并完成本地化部署。
通过运用DeepSeek推理大模型,对知识库功能进行了升级,服务精准度也得到强化。得益于知识库的智能解析,话务员日均处理量从60件攀升至85件,服务差错率环比下降5%,群众满意率达到96.5%,较上线前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如今,在DeepSeek推理对话框输入问题,不仅能快速获取条理清晰的政策重点,升级后的智能知识库还能把那些晦涩、专业的文件条款,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升级,有效解决了政策解答不全面、工单重复派送等问题。面对“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补贴”这类复杂问题,系统会推送典型案例,辅助话务员解答,不断优化服务质量;遇到市民反映“出租车拒载”“违章停车”等诉求,可直接自动分派至关联责任部门,处理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
从窗口到热线,这场“静悄悄”的变革背后,是乌鲁木齐市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度布局。
市数字化发展局目前已在乌鲁木齐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搭建了DeepSeek模型,同时在3月18日邀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评审专家周杨,围绕“深化DeepSeek在政务领域应用,助力数字政府建设与治理现代化”为主题为市属各委办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系统阐释了DeepSeek模型核心功能和实践经验,就大家关注的业务需求、技术适配、数据安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推动技术应用与业务需求深度融合。
政务服务“轻装上阵”,群众办事“如沐春风”。乌鲁木齐的实践印证了“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可行性——当AI成为基层工作者的“智慧搭档”,当政策解答从“机械检索”转向“智能对话”,减负增效便不再是口号,而是化作了各族群众获得感的一串串数据、一张张笑脸。
接下来,乌鲁木齐市将充分依托DeepSeek等新技术,赋能更多应用场景,助力各行业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数据服务、数据治理水平,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