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安徽合力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5亿元,同比增长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0亿元,同比增长0.18%。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微增,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84%,显示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但在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下,业绩增长乏力,尤其是第四季度表现不佳,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0.8%。
科技创新驱动,但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滑
安徽合力在2024年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吨位级55吨锂电叉车及42款低温车型,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公司全年获得专利授权363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主持及参与制订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然而,尽管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公司扣非净利润却同比下降5.84%,显示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仅为7279万元,同比下降70.8%,反映出公司在高投入的科技创新背后,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利润增长。
此外,公司全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73亿元,同比下降67.5%,现金流压力显著增加。这表明公司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资金链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可能影响未来的持续发展。
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但国内市场增长乏力
2024年,安徽合力在国际市场表现亮眼,整机出口12.64万台,同比增长34.08%,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近40%,在34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通过“1+N+X”的国际化营销体系建设,合力大洋洲中心、欧洲总部、欧洲研发中心、南美中心相继开业,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国际影响力。
然而,与国际化战略的显著成效相比,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公司全年整机销量34.02万台,同比增长16.53%,但国内市场营收增速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尽管公司深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加强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并拓展线上销售业务,但国内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依然较大,未能实现与国际化业务相匹配的增长。
新兴产业布局加速,但现金流压力凸显
安徽合力在2024年加大新兴产业布局,投资并购宇锋智能,实现合力智能物流产业园开园,并完成“好运机械、安鑫货叉”股权收购,进一步延伸智能物流产业链。公司还推进“合力(六安)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和鼎机电年产600万千瓦时新能源锂电池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快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然而,新兴产业布局的加速也带来了显著的现金流压力。公司全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7.5%,显示出在产业扩张和投资并购过程中,资金链管理存在较大挑战。尽管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6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34亿元,但现金分红比例高达40.50%,可能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总体来看,安徽合力在2024年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滑、国内市场增长乏力以及现金流压力等问题依然突出,公司未来需在提升盈利能力和优化资金链管理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