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春城时评】退掉的演出服,沾满教育的污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0:21:00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一名店主称,4月底,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又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这个服装链接被封了3个月,3个月卖不了,损失8000元左右。经媒体曝光后,该店主表示,校方已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目前达成和解。

据店主表述,她在学校官网看到学生们穿着自家店铺的衣服,吊牌都没有摘,而且退回来的衣服上面还有学校草坪上的渣。这“渣”落在衣服上,也落在学校的形象上,更落在教育的颜面上。虽然不必对此事上纲上线,但诚信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也是教育最应该恪守的底线。很遗憾,这种事发生在学校,而且是一种集体行为。

7天无理由退货,原本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性举措,但仅适用于“未使用且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商品。但现实中,由于平台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商家相对弱势,该项条款有被过度滥用的趋势,前置性规定沦为摆设。学生将穿过的衣服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不仅道德有亏,也存在明显的违规行为。与其说这是制度的漏洞,不如说是人品和人性的缺陷。

演出服穿过后再无理由退货的闹剧,近年来没少发生。2023年4月,宁夏银川一学校将80余套演出服集体退货;2023年6月,山西某大学学生在一家网店统一购买了一批表演服,活动举办完就出现了学生集体退货的情况;2024年6月,黑龙江一所学校多名学生网购店铺服装,之后将400多件穿过的裙子集体申请退货退款。

看来,各地学校把此举当成了一种“先进性经验”,相互模仿和抄袭,已然成为一种现象。这很难不让人困惑:真的没有人认识这是一种错误行为吗?真的没有人对此感到哪怕一丝丝的羞耻吗?为了占百把块钱的便宜,诚信已经不值钱到如此地步了吗?

当然不是。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太不讲究了,这是属于诈骗了,报警吧”。而学生委屈地表示,“老师强制让买的,老师让退的”。相互推诿中,已经很难认定谁是第一责任人,但至少说明一点,当事人都很清楚自己做了一件错事,只是羞于承认。这可能是比退货更令人担忧的事情:明明道理都懂,但该犯的错还是要犯,该薅的羊毛还是要薅。这背后,既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也是是非观和价值底线的失守。当一种错误行为不被惩罚,还能从中获利的时候,这种错误就会被不断复制。

学生退掉使用过的演出服,成功地薅到了羊毛,但商家损失惨重,不止这一单生意血本无归,连带着这个服装链接被封了3个月,损失8000元左右。对于一些规模小的商家而言,这对商誉和经济上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他们的声音谁能听见?大学生们也将走向社会,如果遇到同样的困境,当情何以堪?

目前,校方已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学校的应对值得肯定,但这种囫囵吞枣的道歉,以及基于舆论压力下的补救,并不是终点。学校有必要展开调查,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出具体的责任人,给商家和大众一个有诚意的道歉。这是最好的诚信教育,也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