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如今已成为不少上班族放松身心的热门选择,既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还能促进内啡肽释放,加速血液循环。然而,对于特定的部分人群来说,推拿按摩并非“万能钥匙”,甚至暗藏一定的健康风险。
1
推拿按摩为什么能让人放松、愉悦?
人们感到紧张、压力大的原因一方面是来源于精神上,另一方面是躯体上的疼痛,还有精神和躯体共同作用下的疲惫感。推拿按摩能有效缓解躯体层面的问题。
简单地说,推拿按摩主要是通过手法产生的机械刺激作用于人体组织,改善肌肉营养代谢,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松解肌肉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纠正骨错缝、筋出槽,解除肌肉痉挛。同时,按摩还能够促进炎症介质分解、吸收,释放内啡肽等天然止痛物质,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身体紧张反应,使人们感到放松和缓解压力。
2
这些人群不适合推拿按摩
在享受推拿按摩带来的舒缓放松时,千万不能忽视其中的健康风险,尤其是这些人群需格外留心:
(一)存在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有皮肤病、局部皮肤破损、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按摩可能加剧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二)骨折、骨结核患者以及骨质疏松严重的群体,按摩易造成骨骼损伤。
(三)患有严重的心、脑、肝、肾、肺等脏器病症的患者,不当按摩可能引发病情波动。
(四)处于过度疲劳、醉酒状态下,身体机能失衡,按摩也可能适得其反。
(五)原因不明、未予明确诊断,并伴有疼痛、发热、眩晕等症状,此时按摩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
(六)处于经期、妊娠期间的女性要避免腰腹部按摩。
3
这些部位别瞎按摩
除了上述特定人群以外,以下这些身体部位的按摩,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也存在风险:
1.颈动脉窦及颈部颈动脉走行区域(位于颈部中线左右三指宽的位置):过度按压可能引发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
2.寰枢椎区域(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结的总称):暴力扭转可能导致椎动脉夹层或脊髓损伤。
此外,医生提醒,部分人群在推拿按摩后,会出现局部瘀青,这有可能是操作者手法过猛或刺激量过大导致的,也可能是被按摩人自身有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出血倾向性疾病,还有可能是被按摩者服用了抗凝药物。
首次按摩者在12-24小时后,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疼痛,少数情况表现为局部酸痛,一般2-3天即可自行消失,若反应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需及时就医。
4
按摩手法怎么选?
推拿按摩治疗的社会需求很大,也有独特疗效,但是有一定风险,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建议优先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充分和医师沟通,听取医师的建议。
较为常用的几种按摩手法中,瑞典式按摩适用于压力大、长期久坐的上班族来缓解肌肉僵硬和疲劳。泰式按摩适用于关节活动受限者来缓解亚健康状态的疲劳感。而穴位按摩适用于颈肩腰腿疼痛、偏头痛及内科疾病的治疗。
身体不舒服处在发作期时,一周推荐按摩2-3次;症状缓解后,一周推荐按摩1-2次,或每两周1次。每次15-20分钟最佳,这个时长可以有效激活能让人放松的副交感神经。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网江苏频道(综编:杨琦、章婧倩)审核专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治中医师 张梦佛、新华社